摸底河公众参与 | 河流生命之源 · 国际公益进清源社区
清源社区辖成都六河之二:清水河、摸底河,河流巡查、保护是江源公益在清源社区的重点工作,也是苏坡街道、清源社区投入人力物力治理之所。7月28日,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3名初、高中学生,以及来自成都超星英文阅读学校的12名小学生,在清源社区摸底河畔,参加了由成都江源公益发展中心组织、设计,一场别出心裁的探寻生命之源,河流环保主题趣味活动。
摸底河从这里流入成都城区
太极、阳光和河水比较搭
社区的升旗仪式好专业
一、生命盒子:“这不是魔术”
成都江源的徐煊老师拿出一个空盒子,抓了一把泥土放到盒子,神秘兮兮地告诉学生们,这可是生命之盒,问大家能看到几种物品?查理上前仔细辨认后说只有土壤,这个生命盒子在学生们手中传递一圈后,大家都确认只有泥土。徐老师提示“生命所需的几个基本要素有哪些?这个盒子里都有”,得到启发后,学生们有的说“有空气”,徐老师补充说,当我们打开生命之盒,阳光也进入了盒子,泥土中也含有生命哺育所需要的水份,那我们今天就来检测下摸底河的水是否干净吧。
二、取水样游戏“我还想多玩一会”
“作为环保人,巡河、检测河流的水质是日常工作,今天我们所有人都是环保志愿者,就从取水样开始。”
35名学生分成了6组,每组得到了1个大桶,3个空矿泉水瓶子和绳子,以及一些纸笔,10分钟内哪一组取的水越多,哪一组就获胜。
按照规则,孩子们在护堤内将瓶子系上绳子,抛入河中,模拟环保志愿者取水样。
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,空瓶漂浮在水上,拉拽时间可需要好好拿捏,抛得远近、入水姿势似乎也影响取水的多少。
孩子们爱玩的天性显露无疑,也有很多“小聪明”–找来一些小石块放入瓶中,能让瓶子快速沉入水中,取得更多河水。。。
“倒计时5分钟!”无疑让那些成果很少的小组更加紧张,而收获颇丰的第4组离胜利又近了一步,现场的气氛比烈日还要更火。随着三声清脆的哨声,游戏结束大家获胜组报以热烈的掌声。孩子们主动帮忙将现场的所有物品,包括附近的塑料等垃圾也一并收拾干净,给他们点赞!
三、河流生态系统和水样检测“原来河流的水质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”
回到社区活动中心,现地已经铺好了长长的白纸画卷,徐老师组织大家在白纸上绘制河流生态系统图。
以摸底河为中心,孩子们纷纷绘制出今天看到的自然物:树、草、花、云朵、河水,有些孩子加上自已的想象,画上了帆船、人物、熊猫、卡通、甚至轮船,现场好是欢乐。
这位美国学生说她绘制的这株高大树木和花草,经光合作用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产生大量氧气,它们的根部又有利于水土保持,这也是她喜爱的自然环境。
谁画的,快来认领
与此同时,分两组进行的水样检测也在紧张进行。
河水检测结果出来了!来自超星英文阅读的刘之问同学,用流利的英文向大家汇报:本次检测氨氮偏高,存在一定污染。
负责检测溶解氧的同学介绍说,溶解氧含量较高,利于水生生物如鱼类的生存。
徐老师给大家总结: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自净能力,水中氨氮等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,和农田施肥和农药的污染等。清源社区为摸底河治理投入了大量的工作,每天两次巡查辖区内的两河一渠,那作为我们普通人,应该节水护水爱水,减少向河流排放污水。
徐老师又邀请绘画的学生讲解哪些会产生污染,哪些会消除污染。
少城街道 · 银龄空间工作人员张梅老师、罗老师作为友好社区,也组织了银龄空间才艺达人前来扎起。参加央视中国梦想秀、欢乐中国人等栏目拍摄的明星音乐达人包老师、李老师,献歌一曲《长江之歌》:你从远古走来,巨浪荡涤着尘埃;你向未来奔去,涛声回荡在天外,这也是环保人对摸底河治理的期待。
银龄空间唐老师等也献出一场精彩的川剧《百鳝》
2个小时的摸底河环保之旅,学生们认识到了河流是生命之源,扮演了一名环保护水者,掌握基本水质检测工具,绘制心中的自然之美,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,减少环境污染。
午餐在清源社区思源堂体验“妈妈的味道”,素食真的很好吃,还环保
下午同学们体验了剪纸、蜀绣、绿植DIY、茶道等活动
从欢乐到反思,从梦想到践行,摸底河治理,我们共同关注!
感谢成都江源公益发展中心摄影志愿者陈佳威等人提供照片
【成都江源公益发展中心】:
宗旨:推动公众参与,培育社区力量
一个在地守护者和城市支持者的网络系统,链接西南江河上游守护者和下游城市社区。我们的研究者、倡导者、行动者和分享者,均来自森林生态、生物多样性、物种保护、流域管理、社区发展、文化交流、有机农业、自然博物、社会创新等研究和公益领域。我们专注于西南江河保护,宣传生态文明,支持在地守护者,培育志愿团队和种子讲师,开发创新河流保护品牌项目。
鸣谢资助/支持单位一:【成蹊计划 · 2017】:
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合一绿学院合作发起“成蹊计划”水保护组织培育支持项目,期待为一批处于新生期的水保护行动者提供包括资金和能力、信息在内的联合支持,并培养和吸引一批青年人才加入水保护队伍,培育一批“核心业务专业性高、团队有行动力且发展资源上可持续的水保护组织”,期待未来实现“每一条河流都有守护者”的美好蓝图。
【成都市黑臭水体摸底河公众参与治理项目】–探索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模式
针对黑臭水体年年治理年年臭的问题,建立在地的河流监督队伍,配合河长制的全面铺开,对接职能部门及社区资源,撬动社会力量,破解黑臭水河治理难题,推动河流保护的公众参与。
在参与、协助街道、社区和职能部门治理黑臭水体摸底河的过程中,启发教育社区居民,对社区志愿者队伍进行能力建设,带动影响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巡护行动,形成持续的河流守望力量,建立与有关部门的合作,总结经验建成公众参与治理黑臭河的示范项目。
鸣谢资助/支持单位二:阿拉善SEE基金会#创绿家#计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