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载:可可的江源行,跟妈妈去冬季的若尔盖草原支教(一)
关于我
认识一下呗,叫我可可吧,妈妈这样叫我,有时候也管我叫行走的表情包。
我今年七岁,有很多爱好
寒假还没开始的时候,妈妈开心地告诉我,原定去云南的计划有变,这个冬天,她要带我去若尔盖草原支教!
妈妈说,那里有个叫巴让的伯伯拯救了很多很多的沙漠,让下游的城市有水喝空气更好,他要带着更多的人做更大的事情,我们去帮村里的哥哥姐姐补补英语,让他们考更好的学校,学更多的知识来做环保。
我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很关心环保,其实我不太懂什么是环保,只是每天戴着厚实的口罩去上学很难受,耳朵夹得生疼,要是能不戴口罩就好了,所以我愉快地同意了。
出发啦
这图片上是什么,你看清楚了吗?不是一堆衣服,也不是一条毯子,那是我!
14号一早,我、妈妈和源子姐姐就早早坐上了成都-若尔盖的大巴,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蓝天,路上的风景也越来越美,兴奋了一阵,我也困了就晒着太阳沉沉睡去,上面那张照片就是妈妈趁我睡着偷拍的。
从成都出发要坐10多个小时的班车,妈妈特意买了各种零售“豁”我,其实我都这么大了,跟着爸妈走南闯北也是个小小旅行家了,哎,大人就是这样,永远把你看成小孩,你看看这张照片,我都是男子汉了。
妈妈也很兴奋,她和源子姐姐在乘停车休息在公路上比划各种手势,在蓝天白云的高原上,拍被炙热阳光拉长的影子,嘴里还哼着:“Keep our eyes, on the wider world, and strangers, jumping out the usual circle…”。我看到她在朋友圈里发:路况实时播报,车过松潘 挺进若尔盖 麦溪在望冬之草原 我们来了!
落脚 麦溪乡
天渐渐暗下来了,人烟越来越稀少,车窗外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是雪山和笔直的公路,妈妈也把我的帽子翻起来戴上,只要妈妈在身边,去哪里都不怕。
村里的哥哥们把我们接到麦溪乡的小学教师宿舍,这里就是我们10天临时的“家”,老师们都是家在麦溪附近的本地人,所以一放寒假,都各回各家了,宿舍就空了出来。天很快就黑了下来,我们简单安顿就住下。
这里不象城市各种声音和灯光,夜里很静,静得动物的轻微叫声我都能听到,我猜是马,妈妈说明天你去看就知道了,揣着一点兴奋和期待,我睡着了。
麦溪的样子
醒来的时候,妈妈已经生好了火炉烧好了热水
我跑出门外看了看, 原来我们是住在这样一个院子里,可真大
我把功课拿出来,小床和倒下来的板凳就是我的课桌椅。
开始上课了!
这些帅帅的哥哥和漂亮的姐姐就是妈妈的学生,别看他们骑马那么的娴熟和潇洒,在妈妈面前,就是太害羞啦。妈妈说,他们每个人都很可爱,希望可以慢慢点燃他们的热情。妈妈讲的课也趣味横生,我都没发现妈妈原来那么厉害,课堂传来一阵一阵的大笑,我也不时停下手中的石头,沙子和木棒,转过头去看他们在笑些什么。
草原的课堂下午3点多就散学了,泽仁加哥哥陪我们一起去赶牛,在草原的落日余辉里,我和妈妈、源子姐姐撒欢奔向了草原,期待这个时候好久啦。
源子姐姐拍的照片,美不美?
源子姐姐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学导演,她去过很多地方,还做过户外领队,我很喜欢她,更喜欢她拍的照片。她参加这次的活动,除了支教还有拍摄任务。
隔壁的老师伯伯一家
原以为学校宿舍里只有就我们住着,没想到还住着藏文老师一家,伯伯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在他家阳光遍撒的客厅午饭,伯伯家的饭菜很好吃!
晚上我又扭妈妈去扎西伯伯家,晚饭也就一并解决了。
我最喜欢的就是藏式客厅里的火塘,冬天真是离不开它,全家的生活都是围绕它展开的,取暖、做饭、吃饭,然后喝茶聊天,有了火寒冷的草原也变得温暖起来。
扎西伯伯制作的泡胀面
专注拍照的源子姐姐和伸着懒腰逗猫的我,看到窗外的马没有?明天,我就要去骑马!!!
(待续。。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