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底河公众参与 | 河流生命之源 · 国际公益进清源社区
清源社区辖成都六河之二:清水河、摸底河,河流巡查、保护是江源公益在清源社区的重点工作,也是苏坡街道、清源社区投入人力物力治理之所。7月28日,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3名初、高中学生,以及来自成都超星英文阅读学校的12名小学生,在清源社区摸底河畔,参加了由成都江源公益发展中心组织、设计,一场别出心裁的探寻生命之源,河流环保主题趣味活动。...
阅读更多清源社区辖成都六河之二:清水河、摸底河,河流巡查、保护是江源公益在清源社区的重点工作,也是苏坡街道、清源社区投入人力物力治理之所。7月28日,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3名初、高中学生,以及来自成都超星英文阅读学校的12名小学生,在清源社区摸底河畔,参加了由成都江源公益发展中心组织、设计,一场别出心裁的探寻生命之源,河流环保主题趣味活动。...
阅读更多夏令营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亲近并热爱自然、根植可持续发展理念,培养发现并分析问题,掌握技能并提升动手能力的学术营。培养青少年环保领袖是我们正在实施的愿景,不仅欢迎孩子,也欢迎家长们一起持续来参加我们的环保行动。...
阅读更多人类正面临史无前例,越来越严重的河流污染、生态恶化和河流资源剧减等水危机,河流治理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涉及到社会各个部门,需要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。建立在政府和民间多年实践的基础上,河长制的全面推行,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,打破了“多头治水”的体制局限,为河流综合治理创造了新的机遇,本文以社会组织NGO(绿色浙江、贵阳公众、成都江源)的实践案例,结合社会组织自身的特点,总结经验,给出建议。...
阅读更多【富布赖特】项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、声誉最高的国际交流计划。中美富布赖特项目是该计划的一部分,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政府间正式教育交流项目。自1999年始,共有508名学者和研究生赴美学习/进修,359名美方专家来华讲学。 【IVLP】The International Visitor Leadership Program 国际访问者领导计划,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是一个文化交流项目,旨在增进美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优秀公民之间的专业层面的交流、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。参加此项目的人员都是各领域的带头人或未来的领导者,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负责挑选人员,项目包括为期两到三周的国际访问者项目,以及为期10天的自愿访问者项目。...
阅读更多在刚刚过去的五月,第七季创绿家完成了湖北、西南、深港和华东四个评选区的现场评审,共有21位SEE会员企业家、6位公益资助顾问和4位SEE基金会代表与四个选区的30支候选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。 成都江源公益发展中心有幸通过面试,获得第七季创绿家资助...
阅读更多成都江源带领达能大讲堂 · 成都活水公园公益行 活动中活水公园各个关键点位的水质检测,数据分析和护水行动经验分享。 我们准备了详细的检测步骤和注意事项,考虑到活水公园的主要特性及时间关系,去掉了一些时间较长且对比不明显的指标。 成都江源的徐煊老师给大家讲解测水包的使用,7个组队员排排坐:) 好,70个队员分成7个组,每个组负责一组水样,分别对府河水、厌氧池,兼氧池、植物塘1、植物塘2、鱼塘、螺蛳壳这7个关键点取水样 徐煊老师就汇总数据,结合活水公园的设计原理,给大家讲河流的自净能力、生态堤岸、湿地系统、面源污染、以及生活污水对河流的影响...
阅读更多【寻 · 河记】河流保护,始于情,治以恒,参者众,终必成! 探访身边河流,寻找文化故事,找到生命源起,链接人与自然 取水样还是有许多讲究滴,小伙伴限过几次后也越来越专业啦。取样时的拍照也是有“远、中、近、特”的要求,根与芽梁园的摄影是相当滴专业 ...
阅读更多准备很久的小泊湖展馆工作坊,终于成行啦。先认识一下此次工作坊的各位成员: 这个组合,是专业经验和实战运营的强强组合,特别是陈老师的管理和讲解经验,国内很难找得出第二人了。 我到达丽江已经是晚上啦,下午他们已经讨论过一轮,陈老师负责再次作了介绍,每个人就小泊湖展馆的建设规划,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,这一次一直开到深夜1点,在去年设计稿的基础上,陈老师引导重新梳理框架,有了阶段性成果。 ...
阅读更多“那是1957年的6月2号,端阳节,星期天。我们去看划龙舟,那时候我跟我的兄弟就打个光胴胴穿个内裤站在河边,就为看划龙舟人们都挤闷了。先是解放军表演武装泅渡,接下来就是抢鸭子。 鸭子不好抢,他们用小刀给鸭子在脖子上拉个小口,撒点盐巴,这样鸭子就疼得在水里乱跳,大家就去抢。现在鸭子不值钱了,那时候鸭子还是很值钱的。抢到鸭子也是一笔收入了。 鸭子抢完了,就是划龙舟,那时候是龙舟夺标。龙舟不是比速度,而是比谁可以夺到“标”。人们用“猪尿胞”染上红漆,抹上桐油,又大又滑。 速度最快的船也不一定赢,水里浪又大,那个浮标又滑,根本就不好抢,你根本就不知道最后谁会赢。……”。...
阅读更多老家门前就是池塘,日出泛起波光,雨落激起涟漪。河水退却之后便是小伙伴们玩乐的最佳时机,菱角、莲藕、鱼虾……鲜嫩的美味就湿嗒嗒地盛放在眼前,回忆起这样的画面,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气味,嬉笑的声音也钻进耳朵。 “从内心最深处来讲,对水的感情非常深。”徐煊说。如今池塘被填建起了高楼,记忆随着消失的痕迹消退,他的内心有许多失落。 汶川大地震之后,徐煊决定去灾区当志愿者。尽管当时他已经有自己的公司,收入丰厚,事...
阅读更多